当十五运会群众比赛国际象棋项目决赛混合团体业余组在深圳罗湖进行到第三轮,广东队彭欣蓓终于进入状态迎来首胜。“虽然我以前参加过大大小小很多比赛,但全运会有一种独特的紧张感,一上来明显感觉放不开,第一轮本来可以和棋却超时了,第二轮即使不超时也是要输的。”作为东道主,广东队直接进入决赛阶段,“我们不像别的队伍体验过预赛氛围,直到今天我终于在这种紧张感中学会了如何去平衡。”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全运会,对我来说是莫大的光荣,我从4岁开始接触国际象棋,不管是读书还是工作,一直保持着对国际象棋的热爱。”大学时彭欣蓓就来深圳参加过大学生比赛,大学毕业后她成为一名新深圳人,扎根在这座城市。“我为什么选择在深圳从事国际象棋教育工作,就是觉得这是一个国际象棋氛围比较浓厚的城市,根基非常好。”
“国际象棋非常契合深圳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气质,是世界了解深圳、开展国际交流的窗口和途径。青少年学生及其家长对于国际象棋的认可度很高,政府也特别重视这方面的服务供给,学校、企业、媒体等多方面也都非常支持。全运会在深圳举办,能够对这个城市的国际象棋普及和行业的深入发展起到非常有力的推动作用。”深圳市国际象棋协会会长刘适兰曾经是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国际象棋女子比赛的冠军,见证了最近30多年来国际象棋与深圳这座城市的共同成长。如今深圳已成为我国国际象棋市场化发育最为充分和成熟的城市之一。本届全运会国际象棋决赛在深圳举办,不仅为基层国际象棋教育工作者、企业高管、在校学生、大学老师等多元角色的运动员搭建起逐梦舞台,也吸引深圳本地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深度入局国际象棋赛道,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高科技在国际象棋的产业生态里已经从概念转化为产品。
在全运会国际象棋赛场的科技与文化展区,商汤科技的人工智能下棋机器人、量旋科技的便携式核磁量子计算机以及费米科技、棋栗等企业的智能棋盘吸引了全国各地参赛者的高度关注。山东队教练温阳在这里重温了中国国际象棋队几十年来的奋斗历程,天津队教练王锐则在观展后饶有兴致地与机器人对弈起来。展区工作人员王麦英感叹道,“这就是科技的魅力。”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