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国篮球协会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裁判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助力中国篮球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技术官员选派管理上,中国篮协制定了科学严谨的办法,涵盖公开原则、胜任原则、择优原则、中立原则、回避原则、轮转原则、均衡原则、就近原则、发展原则以及抽签原则共10条选派原则。从公开原则要求比赛前至少10天公布选派裁判员名单并多渠道公开,到胜任原则明确不同赛事对裁判员执裁资格的要求,再到择优、中立、回避等原则,全方位确保选派的合理性与公正性。如择优原则中提到“要优先选派技术等级高、职业道德良好且执裁、体能状态佳的裁判员”,回避原则规定“若比赛有四分之一参赛单位对公示裁判员提出回避要求,该裁判员不得担任临场裁判”等,这些原则都严格规范着裁判选派工作,确保比赛更加公平公正。
中国篮协还积极邀请国际篮联顶级裁判讲师来到国内,将最新的执裁内容传授给国内的裁判员们。2月7日至10日中国篮协在陕西西安举办2025年国际篮球裁判员训练营,6月2日至4日在浙江宁波举办裁判讲师暨技术代表培训班,均邀请了国际篮联裁判讲师现场进行授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提升从业者对执裁及教学工作的理解。中国篮协相关负责人指出:“裁判员的每一声哨响都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树立了更符合国际要求的执裁标准,裁判水平的提升将推动教练员去研究更符合国际潮流的战术体系。”不仅如此,8月19日至22日在安徽合肥举办的裁判员提高班,邀请有丰富执裁经验与教学背景的NBA裁判运营发展经理授课,采取“理论讲授—实战应用—复盘总结”的闭环模式,让参训的20人高效提升了实战能力。
国际篮联近日公布的2025-2027周期国际篮联裁判员和临场代表认证名单中,中国有20人入选,“80后”“90后”成为生力军,最年轻的国际级裁判员仅26岁,展现了裁判队伍梯队化建设成效。而且,越来越多的中国裁判员参与到国际高水平赛事执裁中,去年19人次亮相国际赛场,今年更是执裁多项重要赛事。中国篮协竞赛部负责人表示:“裁判队伍建设和运动队一样,要保持一个可持续性发展。”
在职业联赛执裁方面,变化也显而易见。2024-2025赛季WCBA联赛半决赛及总决赛首次邀请外籍裁判员进行执裁,CBA联赛也连续两个赛季在半决赛及总决赛阶段邀请外籍裁判执裁,他们的公正立场、专业吹罚和丰富经验,减少了外界对比赛判罚的质疑。同时,国内的裁判监评组及升降级制度也督促着本土裁判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此外,中国篮协新媒体平台对标国际篮联执裁标准推出的《判罚解析》栏目,通过对比赛中的实际判罚案例进行详细解析,为从业者提供学习平台,也帮助广大篮球爱好者了解规则和判罚逻辑。
中国篮协负责人表示,中国篮协将持续强化国际交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路线,不断构建具有国际视野的裁判培养体系,提升裁判专业能力与执裁水平。
相关附件